水果是我们生活中会经常吃到的一种食物,不论我们是否爱吃水果,我们总会不自觉的吃到,因为很多东西都有添加水果,还有很多饮料也是来自水果的,比如水果茶还有果汁等等。那么,我们一般是喝鲜榨果汁比较好还是直接吃水果比较好呢?
鲜榨果汁好还是水果好呢?
首先说说,水果里面到底有什么成分能进入果汁当中。
水果里的主要健康成分包括果胶、纤维素、抗氧化的多酚类物质、钾元素、钙元素、维生素C、胡萝卜素、花青素、有机酸等。糖并不是它的关键健康成分,甜味只带来好味道,同时也会带来发胖的潜力和升高血糖的风险
在水果的这些健康成分当中,大部分果胶和所有纤维素是不溶于水的,它们会给水果带来耐嚼的口感。多酚类物质部分溶于水,但会带来一点涩味。有机酸和糖也易溶于水,它们分别带来酸味和甜味。钾和维生素C易溶于水。花青素易溶于水,而钙和胡萝卜素不溶于水。
易溶于水的成分,如糖、钾元素、花青素是会跑到果汁里的,而不溶性的纤维和钙、铁等不溶性元素是不会进去的,除非连渣子一起吃掉。而且,水果中的细胞是完整的,氧气进不去;而压榨和打浆都会破坏细胞结构,造成氧气的接触,其中后者更严重。直接接触氧气会令很多营养素和抗氧化物质发生损失
为什么果汁和水果不一样?
因为和新鲜水果相比,一方面,果汁制作过程中去掉了其中的膳食纤维和部分保健成分,其中的维生素C和抗氧化物质也受到相当不小的损失。另一方面,果汁往往都很甜,没有人喜欢喝那种酸涩的果汁。苹果汁、橙汁的糖含量都在8%以上,而葡萄汁的含糖量甚至可高达15%-20%,是普通甜饮料含糖量的两倍!喝一杯纯果汁,就能喝进去20-40克的糖,40克糖相当于半碗米饭,每天在三餐之外额外喝进去,怎么可能不发胖呢?而发胖当然会促进糖尿病和高血脂。
另外还不能忘记的重要事实是,水果是固体状态,需要咀嚼,胃排空的速度较慢;而果汁是液体状态,不用咀嚼,在胃里的排空速度很快,在肠道中的吸收速度也很快。有国外研究者专门研究了固体和液体的消化吸收和代谢差异。研究者比较了固体果冻和液体果汁,其中的糖含量完全一样,但吃进去之后引起的饱感不一样,胃排空速度不一样,血糖上升速度也不一样——液体在胃里的排空速度快得多,血糖上升也快得多。
即便不做实验也能明白,人们喝果汁的速度远远大于吃水果的速度,而喝果汁所带来的饱感远远小于啃水果所带来的饱感。啃一个苹果就挺辛苦了,胃里也挺满了;连续吃两个苹果之后,没有人会要求第三个。但是,喝一杯果汁非常轻松,连喝两三杯也一点不辛苦。然而,果汁中包含了水果中所有的糖分,也就是集中了水果中所有让人长胖的力量,升高血糖的力量。一个苹果或梨,最多也就榨半杯果汁;喝两三杯果汁,就等于喝进去了4-6个水果的糖分!
不同果汁功效作用
苹果汁:调理肠胃,促进肾机能,预防高血压。
芒果汁:帮助消化,防止晕船呕吐喉咙疼。
菠萝汁:消肿怯湿,帮助消化,舒缓喉痛。
木瓜汁:消滞润肺,帮助消化蛋白质。
西瓜汁:消暑利尿,降血压。
芹菜汁:补充体力,舒缓焦虑、压力。
香蕉汁:提高精力,强健肌肉,滋润肺肠,血脉畅通。
葡萄汁:调节心跳,补血安神,加强肾、肝功能,帮助消化。
柠檬汁:含丰富维他命C,止咳化痰,有助排除体内毒素。
柳橙汁:滋润健胃,强化血管,可预防心脏病、中风、伤风、感冒和淤伤。
草莓汁:利尿止泻,强健神经,补充血液。
梨子汁:能维持心脏、血管正常运作,去除体内毒素。
椰子汁:预防心脏病,关节炎和癌症,强健肌肤,滋润止咳。
葡萄柚汁:降低胆固醇,预防感冒及牙龈出血。
奇异果汁:含丰富维他命C,清热生津,止吐泻。
红萝卜汁:刺激胆汁分泌,中和胆固醇,增加肠壁弹性,安抚神经。
哈密瓜汁:消暑解燥,生津止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