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阵子有个热搜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到:
#90后夫妻患癌竟是因为吃水果#
说实话菌菌看到这个热搜真是吓了一跳,吃水果也能致癌?莫非又是哪里来的谣言。
点进去后才明白,原来是因为这对夫妻开水果店,不舍得扔掉腐烂的水果,就切掉坏的部分后继续吃,最后同时被查出肝癌。
这种例子不仅只出现在新闻,生活中也很常见。
好好的水果就坏了一点点,扔了怪可惜的,就削掉腐烂的部分,剩下的可以继续吃。
这种方法看似节省,实际上是给自己和孩子的身体埋了个“大雷”。
1
水果即使腐烂一点点
也千万不要吃
水果坏了一点点就要全部扔掉,好的部分吃了还会致癌,是不是有点危言耸听啊?!
不是的。
水果变质发霉后会产生很多毒素,最常见的就是一种叫做展青霉素的物质。
而这种微生物毒素会引起胃肠道功能紊乱,甚至肾脏水肿等疾病。
这种毒素在与细胞结合的时候不仅会对细胞产生不可逆的损坏,还会渗透到整个水果当中。
就算将水果坏的部分切掉,好的部分也已经沾染了不少细菌。
长时间吃下去,毒素在体内堆积,就难免发生病变,热搜中那对夫妻就是活生生的例子。
所以就算水果只坏了一点点,宁愿扔掉,也不要冒着生病的危险给孩子和自己吃。
同理,水果店的鲜切水果也尽量不要给孩子买!
2
鲜切水果
能不买就别买!
夏天到了,不管是各大外卖平台还是路边的水果摊,随处可见鲜切水果的身影。
尤其是带孩子出门时,在路边买上一盒切好的水果,更是省去了洗水果切水果的麻烦。
但菌菌还是要提醒一句:这种鲜切水果能不买就别买!
为啥?
1.制作原材料不确定
水果店购买的鲜切水果不能保证使用的原材料是否新鲜,之前百果园就被曝出使用霉变的水果做果切:
网上也有网友发帖,购买的鲜切水果里有虫:
食用霉变水果的危害菌菌上文中也提过了,连大人的危害都如此之大,更何况孩子呢。
2.水果中细菌可能超标
抛开制作原材料不谈,就算有良心商家坚持使用新鲜水果做果切,如果在加工过程中不戴手套、口罩或者使用了不清洁的刀具甚至储存不当,都会滋生致病菌。
再加上鲜切水果增加了果块接触空气的面积,更是滋生细菌的温床!
江苏市场监管曾经就市面上的鲜切水果做了一组实验:
实验人员在超市购买了哈密瓜、梨、火龙果等常见的几种用于拼盘的水果,切开后放入包装盒,制作成2份一样的拼盘。
一份常温保存,一份放入4℃的冰箱保存。
分别测试切开后前四个小时每小时、后四个小时每两小时以及24小时后的水果表面菌落总数。
实验后发现:
常温条件下切好的水果放置3小时后,其菌落总数超过CFU/g;
4小时后,常温保存下的水果拼盘中细菌的繁殖速度大幅上升;
8小时达到CFU/g,24小时后,竟然达到了CFU/g。
而冷藏条件下即便24小时其菌落总数也不超过CFU/g。
孩子如果不慎吃了这种保存不当的果切,很可能就是吃了满满一大盘细菌。
所以鲜切水果虽然方便,但为了咱自己和孩子的健康着想还是能不买尽量不买吧。
不管是在家还是外出,能自己动手做是最好的。
最后,菌菌再附上挑水果大法,希望大家这个夏天买到的水果都又大又甜。
其实关于坏掉的水果能不能吃,一直是家中“饱受争议”的话题。
老一辈人节俭惯了,觉得扔掉可惜,吃了也没啥;年轻人感觉坏掉的东西吃了对身体不好,应该扔掉。
菌菌站在健康的角度来讲,还是扔掉比较好,千万不要因为省小钱而拿自己和孩子的身体开玩笑。
毕竟吃坏身体,看病的钱也能买好多水果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