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唐伊
高台地处河西走廊中部,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县。深厚的文化积淀,给这里不仅留下了丰厚的文化遗产,还在当地流传了诸多民间风俗,其中最具特色的就是至今还沿袭在高台乐二村的清街习俗。它是高台人民在长期的劳动实践中形成的,是当地古老文化的一种体现。
“清街”原为封建社会京城的旧制,皇帝要在元宵节观灯,与民同乐,以示歌舞升平、欢乐喜庆之景象。天子出巡前,地方官员要整肃治安,组织村民清扫环境卫生,迎接皇帝的到来,后来,这一活动慢慢传入民间。高台“清街”习俗的形成与该村的秦腔戏班一一乐善忠义班密切相关。
据史书记载,乐善忠义班是明朝开国大将冯胜于洪武6年(年)西征时在原高台县宣化镇乐善堡(现高台县宣化镇乐二村)原有民间戏班基础上“整建”的。至今已有多年的历史。戏班自“整建”以来,演出足迹遍及河西走廊,还曾跨省到新疆哈密地区进行过演出。该戏班是国内现存最古老的民间戏班,可谓天下第一秦腔戏班。
每年农历正月十三,高台乐二村的村民会推选一位德高望重、能说会道的老者,穿官服,戴官帽,扮演“封官老爷”。“封官老爷”骑一匹装扮漂亮的骡马,前面三人敲锣打鼓开道,后边左右各有两个随从,打着“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四面牌子跟随出行。“封官老爷”所到之处,街清院净,邻里结伴摆酒设宴,燃放鞭炮迎接“封官老爷”。“封官老爷”则下马作揖,拂袖掸尘,送上美好的祝福。清完街,大家也不急着散去,在街边聚餐玩乐,外出的能人、乡贤也会和留守的村民一起为“乡村振兴”出点子、想办法,共同谋划新一年的打算。
在高台本地很多地方都有清街习俗,只不过没有乐二村这么隆重,内容没有这么丰富。清街的寓意,一是将家庭里里外外打扫干净;二是通过“封官老爷”的拜封,给拜封的人家祝福,让拜封的村民获得美好的祝愿,在来年心想事成;三是“封官老爷”拜封祝福后,在干净的大街上或某个宽敞的村民院落里,大家坐在一起话家常,互道祝福,而对于一些邻里街坊相互之间的矛盾,在百家宴上也会得到“封官老爷”的调解。通过调解,大多邻里街坊的矛盾会得到化解,大家都相信“封官老爷”的威望,或图个吉利,便握手言和了。
总之,“清街”是集祈福、民俗、餐饮为一体的传统文化盛宴,主要由乐二村民间艺人主导,“乐善堡”所有村民,无论远近,都会从四面八方赶来参加这项活动,大街小巷街清院明,村民焚香祈福,相互祝愿,感受着古老民俗的别样乐趣。“清街”活动具有实际的社会价值,它昭示着人们对更美好的未来的向往,和对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渴望;“清街”活动还具有直观的社会价值,通过“封官老爷”的调节,村民矛盾少了,民风朴实了。所以,在长达几百年的时间里,一直延续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