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12月4日电(记者蒋成龙)12月3日,由中国气象局主办的“年国内外十大天气气候事件评选”活动正式启动。从12月3日起至22日,公众可访问中国天气网,通过网络投票方式,从国内外备选事件中选出自己心目中的十大天气气候事件。评选活动旨在提高全社会气象防灾减灾意识,最大限度地预防和降低气象灾害造成的损失。
年,我国气象灾害事件多发频发,一是夏季高温过程频繁、极端性强,我国度过史上最热夏天,中央气象台连发33天高温预警,东北、华北多地最高温破历史极值;二是台风强度强,登陆点、影响区域异常偏北,7月三台风接连“光顾”上海,登陆后均继续北上影响京津冀,历史罕见。9月中旬“山竹”强势来袭,广东、台湾等多地掀起狂风骤雨;三是暴雨、强对流偏多,6月北方多地出现大范围强对流天气,南方连续强降水致多地内涝,受灾严重,7月底新疆哈密罕见特大暴雨引发洪水;四是寒潮涉及范围广、影响偏重,1月寒潮侵袭中东部,多省遭暴雪近万人受灾;五是海南大雾影响重,春运期间琼州海峡遇海南有记录以来持续时间最久大雾天气,大批返程旅客被迫滞留。
在全球变暖、极端天气事件增多的背景下,世界其他地区也出现了许多高影响的天气气候事件,包括灾难性的暴风雨、台风、火灾,危害健康的热浪和干旱。2月,北极圈遭极端暖流入侵,罕见“发烧”;3月,寒流横扫欧洲多国致60余人遇难;7月,特大暴风雨致普吉岛游船倾覆,47名中国游客不幸遇难;9月初,日本遭遇自年以来最强台风“飞燕”袭击,关西机场被淹;11月初,受前期高温少雨影响,美国加州爆发山火,85人遇难,烧毁近2万栋建筑,这场山火刷新了全美山火致死和毁坏程度纪录。
从这些人们印象深刻的气象灾害事件中,由国家气候中心组织的评审专家已经初选出国内14个、国外15个备选事件,供公众投票评选。公众可以通过中国天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