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应该怎么度过?相信这是每一位大一新生入校时都思考过的问题。在成都理工大学的孙思雨看来,大学就像一座宝矿山,想挖到宝藏的人总会不断的付出,从而不断的采挖、收获。她坚信,成功的道路永远不是平坦宽敞的,“迎难而上”是她对自己的定义。
孙思雨,届地球物理学专业学生,曾就读于新疆哈密地区第二中学,大学期间获国家奖学金、四川省大学生综合素质A级证书、校优秀学生等,保送至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攻读地球物理学专业硕士学位。
获奖情况:
年国家奖学金
年第七届全国大学生创新杯地球物理知识竞赛固体地球物理类特等奖
年第七届全国大学生创新杯地球物理知识竞赛最佳个人奖
年第四届中青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三等奖
年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国家级创业类立项
四川省大学生综合素质A级证书
年第七届四川省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省级银奖
年第十六届“挑战杯”四川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三等奖
年第四届中西部外语翻译大赛笔译组三等奖
……
自律就是自由
各大健身房的墙壁上贴着醒目的海报——“自律才能自由”,大学三年坚持健身的孙思雨认为,自律其实就是延迟享受的能力。第一学年孙思雨成绩并不是很好,绩点只有3.3,而大三提高到了4.0,这令人羡慕的逆袭剧本背后是自律和习惯的培养。
进入大学后,老师授课方式的改变要求学子应逐渐完成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思维转变,提高自学能力和自律能力。“学会规划”是孙思雨的首要秘诀。在三年的学习生活中,孙思雨会坚持制定年计划、月计划、周计划以及日计划,每个周末进行总结,去更好地平衡学习生活和其他学生活动。其次要学会在思想上独立。孙思雨说,“在新的起点上,不会再有匀速前进的同龄人,要么一骑绝尘,要么被远远抛弃。”
与同学讨论学习(左下)
脚踏实地,敢于登攀
对于自己的专业地球物理学,孙思雨解释说,就是利用物理方法探明地球内部情况并在计算机上通过软件反映出来的一种手段。专业的学习让孙思雨明白脚踏实地才能有所收获,敢于登攀才能提升自己。对每一件自己选择的事情,孙思雨都认真对待,包括大创、竞赛和期末考试,从不抱有“水一水”的心态。
在脚踏实地的路上不忘抓住每一个锻炼自己的机会,这让孙思雨不仅学到了专业知识,更极大地提高了自己的表达能力与心理素质。第七届全国大学生创新杯地球物理知识竞赛上,在得知一同参赛的还有来自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高校队伍后,孙思雨和队友并没有选择放弃,最终斩获了团队特等奖,而孙思雨也获得了“最佳个人奖”的荣誉。
第七届全国大学生创新杯地球物理知识竞赛辩论环节(右一)
心怀奉献,收获美好
大学期间,孙思雨参加了许多志愿活动。“很荣幸,大学四年时光,有四分之三我留给了青协,留给了志愿。”这是孙思雨心底对志愿最真挚的情感。甚至在谈起最有成就感的一件事时,也不离“志愿”二字。“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去做与专业相关科普活动,看到孩子们一张张求知若渴的面孔,让我坚信我被需要,将我所学可以分享给身边的人,让他们对地震有了初步的了解,并提升了科学应对的能力。”
在志愿活动中,孙思雨不仅培养了奉献他人的精神,提高了她的极限和耐力,发掘到了自己的潜力,更是改变了她思考人生和看待人生机遇的态度。孙思雨说:“我是新疆人,攻读完硕士以后,我有可能会回到我的家乡建设祖国的西部地区。”
暑期社会实践(第一排右二)
这一切都像孙思雨自己说的那样: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每一次经历都是成长,不管是痛苦的、快乐的,在不经意中都成为了人生长河中的一段难忘经历。“在未来,我可能还是会去寻找自己的科研兴趣。”追寻独特的自己,找到真实的自己,这是孙思雨一直坚持的信条。
素材来源成都理工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