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密地区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哈密绘就幸福民生新画卷 [复制链接]

1#

民生连民心,民心聚民力。哈密市始终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为群众铺就了一条幸福路。如今,群众有事干、有钱挣、有盼头,日子越来越好。

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以来,哈密从就业、社保、教育、医疗等方面持续发力,多谋民生之力、多解民生之忧,交出了一份群众满意的民生答卷。

民生优先筑牢幸福根基。从没有一技之长的农妇,到被产妇倚重的月嫂,阿依古丽·司马义的华丽转变,是从参加哈密市妇联组织的月嫂培训开始的。

“我以前靠丈夫生活,现在凭借育婴师的技能,我有了自己的事业。”阿依古丽告诉记者,参加培训后,经过妇联工作人员的介绍,她顺利找到了月嫂工作,目前月工资元。

伊州区二堡镇宫尚村农民李学文和妻子何琼花,通过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在新疆中复连众(哈密)复合材料有限公司上班。如今两人每月收入加起来1万多元。“是党的好政策改变了我们一家人的命运。”李学文喜笑颜开地说,日子美了,心里更美。

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以来,哈密各种稳就业保就业举措齐头并进,多渠道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零就业家庭24小时动态清零、开展覆盖城乡各类劳动者的职业培训……如今,哈密市实现城镇新增就业7.1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4.4万人次,其中贫困家庭劳动力转移就业人次;保持有就业能力和就业愿望的应届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95%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始终控制在3.0%以内;接收有组织转移南疆劳动力人,在企业就业人员占总转移就业人数47.56%,最高月工资收入元。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今年,哈密市实施30个教育重点项目,总投资10.9亿元。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阶段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稳步发展,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迈上新台阶。

社保提质扩面。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扩大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范围,实现应保尽保。

医疗服务有保障。年以来,哈密市累计投入9.97亿元,开展建设项目49个,配备了直线加速器等大型医疗设备,切实改善了医疗卫生服务环境,有效提升了医疗卫生服务水平。

民生优先筑牢幸福根基。市委、市政府用心用情用力为民服务,把“人民至上”体现在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中。

用心用情破解民生之难。“如果没有政府的失业补助金,我家的日子就太难了。”市民李玉玲说,她失业后恰巧赶上新冠疫情爆发,受疫情影响一时找不到合适的工作,一家人的开支靠丈夫一人,生活压力很大。如今每月有失业补助金兜底,缓解了生活压力,全家人都很感激党和政府。

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石人子乡小黑沟村村民张新元,每年都参加全民健康体检。“健康体检好,不掏一分钱就能检查身体,有了病还能早发现。”张新元说,他在体检时查出患有高血压,现在按医嘱坚持吃药,病情控制得很好。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年,哈密市开始实施全民健康体检。每年为哈密户籍城乡居民和新疆籍的流动人口提供免费体检一次,全面掌握辖区居民健康状况,推动“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累计完成体检万人次。

这样的惠民创举,在哈密还有很多——城市低保标准由每人每月元提高到元,增幅达%;农村低保标准由每人每年元提高到元,增幅达%,累计为.8万人次低保对象发放低保资金8.1亿元;

深化医疗服务价格改革,实施医保支付药品。医用耗材及检测试剂带量采购,节省医保资金万元以上,降低了药品、耗材价格虚高,有效解决了群众看病贵问题;新建改扩建农村幼儿园51所,实现应建尽建,名学前儿童应入尽入,农牧民再也不为孩子入托犯愁了;全市学前教育、义务教育实现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全覆盖,孩子从小讲一口流利的普通话,成为无数家长的骄傲;……一项项惠民工程的实施,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各族群众在生活的点滴变化中感受到实惠和幸福。

沙克拉·依沙克是哈密市第一中学学生,曾因家庭生活困难,成为建档立卡贫困户。为了兑现“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的承诺,政府每学期都给他发放元的助学金。“感谢国家的资助,让我能安心坐在课堂上。”沙克拉说。

年统一实施城乡居民医保制度,实现了城乡一体化发展。截至目前,哈密市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到28.3万人。“以前生病最怕住院,要花很多钱,现在参保住院后,花钱政府还给报销一部分,着实减轻了我们看病的负担。”市民王菊香满脸含笑地讲述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给自己带来的好处。

为使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有着落,哈密共拨付临时救助资金.5万元,救助城乡困难群众4.6万人次,切实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不折不扣把党中央对困难群众的关怀落实落细。(叶翠)(中国日报新疆记者站)

来源:中国日报网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